投资提醒: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外汇和差价合约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一、申万势占A股短期调整波段尚未结束,宏源后迎红月且中期无下行风险。调整的概大科
当前的率较短期调整属于小级别,与自9月初以来的技成调整波段相延续。调整后,申万势占“红十月”的宏源后迎红月出现概率较高:长期政策布局逐渐到位,科技催化作用依旧存在,调整的概大科并且短期性价比调整可能快速实现。率较
上周提到,技成市场仍在进行调整,申万势占主要因为对推动指数上升的宏源后迎红月主线尚未达成一致共识。科技股的调整的概大科上涨空间和时间受到限制,成为短期的率较普遍预期。因此,技成市场上行受到阻碍,开始调整性价比。
虽然调整持续,但我们认为短期不会出现大级别的下调,核心在于中期并没有真实的下行风险。预计经济和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会改善,且不影响2026年供需格局向上的预期。美国的关税干扰再度出现,但只要其无法将贸易摩擦隔离于中国及其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税影响对A股的增量作用将有限。此外,牛市叙事仍在深入;当前阶段属于“牛市不怕等”,重心在于居民对权益的增配和基本面改善的底部,后续仅有“继续磨底”和“边际改善”两种可能。
调整后,“红十月”概率较大:1. 10月是关键政策布局窗口,能够促进资本市场预期的稳中有升。2. 潜在催化因素需要综合评估,关注市场变化。顺周期催化需等待,重点关注2026年“政策底”到“经济底”的进程。科技产业催化仍在持续,国内外AI产业正不断进步,9月的小级别调整周期也带来了结构性亮点。10月可能会出现产业亮点和长期政策布局的共振,结构热度有望回升。3. 随着短期调整加快,性价比指标下行,预期短期性价比会有显著改善,“红十月”行情或将因此展开。
二、中期展望:2026年春季前,科技催化仍占主导地位,短期内可能存在性价比问题。
科技成长或延续趋势行情,最终演变至长期低性价比区域。预计2026年春季为阶段性高点,A股面临以下挑战:1. 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即将到来,当供给增速降至低位后,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但需求偏弱可能将拐点推迟。2. 新的结构亮点或需等待,国内科技产业的催化和反内卷效果的验证也需要时间,2026年春季可能依然缺乏新主线。3. 科技产业的长期性价比可能降至低位,行情或进入中期休整期。
2026年春季或为阶段性高点,但不是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牛市的高点。牛市有望继续深化,随着时间推移,牛市演绎条件将日益完备。
三、后续结构展望:科技成长趋势性占优,科技内部高低切换将好于成长价值之间的切换。
未来将有新的催化因素影响具有高弹性的景气方向,已积累涨幅的科技板块(如海外算力、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特斯拉机器人及光刻机)在中期仍有上升空间。反内卷作为结构牛转向全面牛的关键,将带来中期结构性优势(光伏和化工领域)。港股展望稳定,可能继续受益于“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的强化及新经济产业的发酵。
在2026年春季之前,科技成长的催化将持续领先于顺周期催化,科技内部的高切低和板块间轮动将成为常态,而成长价值间的高切低行情难以持续。随后的新催化方向仍具弹性,而乐观预期已经逐步发酵的方向,如海外算力、创新药及相关领域,仍具产业叙事发酵的空间。
反内卷是中期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需继续关注光伏和化工领域中全球市场份额较高的企业,通过并购与产业集中提升价格的联合上涨。
港股中期展望看好,9月降息后,降息预期可能出现扰动。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将成为中期核心叙事,构建起宽松货币政策、弱美元和强黄金及其它有色金属的中期支撑因素,同时也将支持港股的表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策略”,XM外汇官网编辑:陈宇锋。